Wednesday, September 21, 2016

圣诞节的由来

聖誕節,又稱耶誕節,是紀念耶稣降生的特別节日,主要定於12月25日。身為基督教禮儀年曆的重要節日教會透過將臨期降臨期來準備,並以八日慶典禮儀節期延續慶祝。聖誕節也是許多國家、尤其是西方國家等以基督教文化為主流之地區的公共假日;在教會以外的場合,聖誕節已轉化成一種民俗節日,並常與日期相近的公曆新年合稱「聖誕與新年季」。
由於耶穌的誕生日期無法確定,聖經上也無相關記載,所以在學術上認為聖誕節是以圣母领报的日期來推算,或是在基督教發展初期外教太陽神生日轉化而來,當時社會上(如古羅馬冬至)以該節日慶祝日照時間由短變長。西方教會在發展初期至4世紀前中期開始將聖誕節定在12月25日,東方教會稍晚以儒略曆定於1月7日,亞美尼亞教會則定在1月6日或1月19日。
在基督教國家,聖誕節同時兼具宗教節日與文化節慶的雙重功能,除了參與教會儀式與活動外,家戶、行號與街頭上也可見相關佈置,更是重要的商業活動時令;而過聖誕節的習慣,亦隨著近代西方國家的影響力而擴展到全世界。但在基督教並非主流的地區(如東亞),除了當地的教會團體外,聖誕節經常僅剩去宗教化的藝文與消費活動,且如同西方國家的「聖誕與新年季」與公曆新年結合,成為全年重要的購物季之一。

No comments:

Post a Comment